藍鯨·新財智生鮮冷鏈物流:短板猶在,科技補強
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態化,讓多種便于生活的業態加速發展,比如社區團購、生鮮電商、預制菜等。生鮮冷鏈物流通過與這些新興行業的緊密聯系,實現井噴式發展。政府也推出多項冷鏈扶持計劃,使冷鏈這把火燒得更旺。
但是,理想回歸現實,熱潮終將冷卻。生鮮冷鏈物流還有許多待解難題,如東方甄選因“爛桃子事件”翻車,這背后折射出生鮮冷鏈物流仍需加強。
7月12日,上海報業集團|藍鯨財經主辦、CIC灼識咨詢協辦、中國信息協會智慧群總經理王震,CIC灼識咨詢合伙人馮彥嬌,藍鯨財經顧問、物流供應鏈端產業專家尚爾斌共聚,著眼當下疫情、焦慮、拐點、機遇等話題,探討生鮮冷鏈物流領域的重構和未來。
直擊痛點
《豳風·七月》云:“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边@表明在周朝就已經開始有使用冰的習慣,其中“凌陰”便是冷庫的原型。
后到唐朝,冷鏈運輸的雛形也有顯現。“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傳聞,唐朝專門修筑運輸荔枝的驛道,運送速度快亦可保鮮。
如果追溯到古代,中國冷鏈運輸歷史悠久,可真正實現現代化、成規模的發展只在近10余年。
2000年前后,運營生鮮品的企業未完全有冷鏈運輸的意識,更多的是“偽冷鏈”,在經過長途跋涉的運輸后,無法保障生鮮品的品質。
直至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激發出人們對新鮮水果蔬菜的需求。自此以后,央企、外資等企業開始紛紛著力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
中物聯冷鏈委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冷鏈市場總規模為4585億元,同比增長19.66%。冷藏車市場保有量達到34.14萬輛,同比增長19.1%。全國冷庫總量達到1.9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1%。
但是,由于發展時間尚短,國內冷鏈物流仍面臨較大的挑戰。
馮彥嬌表示,“中國冷鏈物流市場仍較為分散,但近年展現了較強的集中趨勢;百強企業中,頭部效應顯著,腰尾部玩家數量眾多,與頭部玩家差距較為明顯。與美國、日本相比,中國的冷鏈物流發展尚處于早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p>
比如在破損率方面,中國農產品破損率遠高歐美國家;人均冷庫容量、滲透率,遠低于美國、日本。
此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跨季節、跨區域調節農產品供需的能力不足,農產品產后損失和食品流通浪費較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政策環境看,缺少統籌規劃,東中西部、南北方和城鄉間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分布不均,存在結構性失衡矛盾等問題。
白光利指出,經濟地理、自然地理使國內經營生鮮物流領域難度升高,“以胡煥庸線為準,國內資源70%至80%在這條線的西邊,比如大部分水果是在這條線的西邊,但是這條線的東邊聚集了中國近70%的人口,近乎70%的消費力,而西邊消費力可能是30%左右?!?/p>
他表示,中國地域遼闊,多種多樣的溫度帶,比如北方冬季達零下40度,南方依然零上,溫差較大。比如上海的溫控標準與新疆的溫控標準難以統一,但是從管理的標準化角度,又要有相同的標準以及動作。這也就對車輛如何保溫、庫房如何在不同季節適應不同溫度提出考驗。
食安待解
回到東方甄選出現發霉爛桃子事件。
透過發霉的桃子可以發現,冷鏈物流現在承擔的責任不只是運輸,而是將生鮮品、需要冷藏的醫藥等品類以最小的損耗程度,交付到B端、終端消費流通領域。
新冠肺炎疫情將消費者原有線下的消費習慣漸漸轉移至線上,諸如購買瓜果蔬菜、生鮮肉類等,生鮮電商借助時機獲得一波發展機遇。同時,簡單方便易操作的餐飲食品,比如預制菜也迎來發展高峰。
生鮮電商、預制菜與冷鏈物流密不可分。生鮮品具有保質期短、易損壞、易腐爛等特點;預制菜又是以生鮮凍品為主。如果在運輸、存儲等環節出現失溫,保存不當等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產品品質。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發布的《2019 農產品產地冷鏈研究報告》,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將生鮮產品的損耗率控制在5%的穩定水平上、其他食品的損耗率能夠控制在1%以下,而我國的生鮮產品平均損耗率仍在10%以上。
另有一組針對果蔬的數據顯示,由于新鮮水果含水量高、濕度大,易腐爛變質,常溫貯藏時間較短,我國果蔬的產后流通損耗率為20%至30%。我國現代果蔬冷鏈物流技術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發展還比較緩慢,國際競爭力較弱,與水果生產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2017年,我國果蔬的冷鏈流通率為22%,冷藏運輸率為35%,而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易腐食品冷鏈流通率為95%~98%,冷藏運輸率也已超過90%,差距較大。
王震表示,“供應商現在會對溫控有很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全程可追溯,從倉庫、車輛、門店,到最后的保溫箱環節全程溫控。易流會對每件商品賦予唯一標識,所謂的監管碼采用一物一碼,能采集到各個場景的數據??梢酝ㄟ^掃碼,實時了解到商品的軌跡、全鏈的溫度等?!?/p>
據王震介紹,政府也在逐步引入管控手段。此前,政府在食品安全層面基本上是以抽查或者是對已經出現事件進行追責的模式,現在政府治理的角度已經從事后追責轉變為事前監管。比如廣州、四川等地陸續搭建冷鏈數據監管平臺。
此外,生鮮品存在品質、規格、計量單位等難以標準化的難點,使冷鏈物流企業在面對不同客戶時無法統一標準。
“唯捷城配比較頭部的客戶非常重視食品質量,但是又有標準比較低的客戶,這樣無法和諧統一?!蓖蹒硎?,“生鮮物流配送企業能否與客戶在食品安全和運營質量上找到共同認可的標準,達成管理共識,這對于雙方的合作以及行業的標準化制定都會有推進作用?!?/p>
在王琦看來,隨著機遇增加,冷鏈物流食品安全領域會有新的需求,但是也面臨一些挑戰,希望企業在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知行合一,真正落實食品安全管理法。
科技改善
事實上,國內冷鏈物流長期處于平淡的狀態更核心的問題是在于盈利的難題。
冷鏈物流的成本遠遠高出普通物流成本。在冷庫層面,建造及運營成本高,對所選擇的城市、位置、交通、用量需求有較高的要求。
有研報指出,冷庫在同等面積及構造下,冷庫總成本是高標倉的2-2.5倍。冷庫建設完成后,日后的維護更為復雜,包括用電、運營維護、人力等。
陳君城表示,冷鏈物流是重資產、大投資的行業,要長期解決降本增效的難題。冷庫建設以后,在經營層面會面對電費、人工等成本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對數據分析、運營管理、工程管理全面提升,“要通過技術革新,孕育核心競爭力,唯有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才能驅動冷鏈企業做大做強?!?/p>
隨著物流行業整體向數智化轉型,物流領域的痛點問題也都在被一一解決。
人力成本不斷升高之時,快遞物流領域在逐步追求自動化、無人化,比如在倉庫中通過物流倉儲機器人進行轉運分揀,對貨物進行整理,部分地區引入無人配送車、無人機配送等。甚至有自動駕駛研發公司在研發無人駕駛智能卡車,依靠傳感技術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再通過算法,控制車輛速度及方向。
抑或是以易流科技為代表的數字化服務商,通過IoT設備監控可實現車輛溫濕度、軌跡、時效全程可視化,方便實時在途監控,及時處理在途異常,從而提升冷鏈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與水平。
尚爾斌亦表示,“近年來,隨著主管部門、用戶對全鏈監控要求的提升,數智化已經成為一種普遍應用手段被廣泛接受,而且由于數智化應用帶來的管理效率提升、服務品質提升、客戶體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成本投入壓力,甚至帶來直接效益。”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數據、物聯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云計算等新技術快速推廣,有效賦能冷鏈物流各領域、各環節,加快設施裝備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步伐,提高信息實時采集、動態監測效率,為實現冷鏈物流全鏈條溫度可控、過程可視、源頭可溯,提升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一體化運作和精準管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效促進冷鏈物流業態模式創新和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陳君城看來,隨著技術的革新,每一個具備長線思維的企業要思考如何透過數字化,對每個環節進行優化。因為這其中要考量很多的細節,包括投入、精準度、對行業的了解等,都要互相匹配。萬緯冷鏈在進行技術研發時,是從業務需求的痛點進行調研,從下至上的規劃思路。
“未來隨著數字化、科技化越發 強大,會產生更多的解決方案。 但是機遇之下,要謹慎相信數 智 化可以馬上解決冷鏈物流所遇到的難題,要符合物流產業本身的運作規律。 ”陳君城強調,“要避免為了科技而科技,為了技術而技術,因為最終運營需要落地,創造真正的價值。 ”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