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氣調冷藏保鮮冷庫技術快速發展
果蔬氣調冷藏保鮮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最先進的貯藏保鮮技術之一,但在我國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近日,福建省農副產品保鮮技術開發基地負責人、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王則金副教授就果蔬氣調冷藏保鮮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發表了見解。
□氣調貯藏技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王則金副教授介紹,氣調貯藏目前已成為工業發達國家果蔬保鮮的重要手段,如美國氣調貯藏蘋果已占冷藏總數的80%,新建的果品冷庫幾乎都是氣調庫,英國氣調庫容達22萬噸,其他國家,如法國、意大利等也大力發展氣調冷藏保鮮技術,氣調貯藏蘋果均達到冷藏蘋果總數的50%~70%以上,而且形成從采收、入庫到銷售環環相扣的冷藏鏈,從而使果蔬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我國氣調保鮮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初,1978年建成第一座實驗性模擬氣調庫,1980年氣調貯藏開始進入人工控制氣體成分的CA貯藏。目前,國內已研制出應用各種塑料薄膜進行簡易氣調貯藏的應用系統,已達到實用階段,并繼續向自動化氣調貯藏方向發展。
從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我國又研制出催化燃燒降氧機、二氧化碳脫除機、焦炭分子篩制氮機、氧控儀及二氧化碳測試儀等,為我國現代化氣調庫提供了必要的設備和檢測儀器,同時相繼從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引進氣調設備和成套的裝配式氣調庫。由于國外氣調庫技術的引進及焦炭分子篩氣調設備和制氮機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氣調貯藏工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十幾萬噸的機械式氣調庫,對提高我國果蔬貯藏保鮮技術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商業系統擁有果蔬貯藏庫面積達200多中國方米,倉儲能力達130多萬噸,其中機械冷藏庫70多萬噸,普通庫為60多萬噸。目前,我國已確定了貯藏果蔬最佳氣體比例和氣調貯藏溫度、濕度;在氣調貯藏工藝方面也發展了快速降氧氣調貯藏、超低氧氣調貯藏、低乙烯氣調貯藏、機動氣調貯藏、雙變動氣調貯藏、一氧化碳氣調貯藏、短期高二氧化碳處理、短期高濃度氧氣處理等貯藏方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果蔬貯藏體系。
□我國氣調保鮮技術推廣存在問題
王則金副教授指出,盡管果蔬氣調保鮮優點顯著,但在我國目前還難以推廣普及,我國氣調貯藏果蔬僅占總產量的12%左右,其中機械氣調貯藏只占4%,究其原因,當前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氣調產品在國內還沒有形成市場,人們對果蔬質量的要求雖不斷提高,但與國外的講究程度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家庭土窖貯藏產品,高溫庫貯藏產品與氣調庫的貯藏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幾乎沒有太大差別,我國的果蔬出口局面也未能很好開拓,因此暫時還缺乏推動力。
●貨源存在數量與質量兩方面問題?;I建氣調庫時,往往認為貨源不成問題,待庫建成后,在組織貨源上卻遇到麻煩,導致有些氣調庫因收不到足夠的原料而效率低下。在質量方面,一是果農對貯藏果蔬質量的嚴格要求不了解,未能把好果蔬原料質量關,使得貯藏果蔬的原料質量很難控制,從而造成原料收購難,原料分級挑選處理難,影響了貯藏果蔬的質量;有些氣調庫限于人力、財力的不足,對入庫果蔬未加嚴格挑選、檢查,很難滿足氣調貯藏果蔬的質量要求。二是進入氣調庫貯藏的農產品,要求采收后不得超過4~8小時,最多不能超過48小時(部分北方水果)就應及時入庫貯藏,才能保證其新鮮度;然而我國果園的傳統做法是將果品采摘后堆積在一起,等到樹上的果實全部采摘完后,再陸續分選、包裝、準備外銷或入庫,前后時間最短也得在10小時左右,這樣的果實入庫貯藏壽命是不言而喻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建庫選址
下一篇:螺桿式冷凍壓縮機應用技術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