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的貯藏和保鮮技術
桂圓是原產于我國南方的亞熱帶特產果樹,是華南地區珍貴的名、特、優水果之一。桂圓成熟于荔枝之后,因而在國內外水果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桂圓生產主要集中在我國,總產量也以我國為最,主產區在福建、廣東、廣西等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優質水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桂圓的生產取得了迅猛發展,以廣東省為例,1990年桂圓栽培面積僅1.94萬公頃,1994年達5.27萬公頃,1998年高達13.3萬公頃,產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隨著生產的發展,龍眼的貯運保鮮顯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桂圓的貯運保鮮技術
1、常溫貯藏 桂圓的常溫貯藏主要是靠防腐劑的防腐作用達到防腐保鮮的目的,桂圓果實采后病害主要是酸腐病,多發生于蟲傷果和成熟果,也有報道認為是球二孢屬病害如蒂腐病,特克多,抑霉唑,仲丁胺,多菌靈、甲基托布津、苯甲酸鈉等都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經防腐處理的桂圓用塑料薄膜包裝以防止褐變和腐爛,如潘一山等人對九成熟的福眼果實,用自制的防腐保鮮劑處理,然后用0.025mm的乙烯一醋酸乙烯脂薄膜包裝,在30±2℃下貯藏8d,好果率達到96.6%。周云等用特克多、抑霉唑及自制的防腐劑處理,然后用0.02mm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裝,在常溫下貯藏7d,好果率達75%以上。一般常溫貯藏的保鮮時間可達5-8d。雖然對桂圓的常溫貯藏保鮮作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結果也較好,但迄今未能提出適合于大生產的、貯運時間較長的一整套生產技術。
2.低溫氣調貯藏:適當的溫度能降低果實的呼吸強度,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活動。龍眼采收后經過預冷處理,用塑料薄膜包裝或薄膜大帳貯藏,并結合藥物防腐和低溫保藏;這是龍眼貯藏的有效方法,該方法可發揮自發氣調作用,改變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從而抑制微生物的侵染,降低損失。福建農林大學經4年的反復試驗,在低溫下采用薄膜大帳結合0.1%仲丁胺熏果,在3~5÷度下,經過40天保鮮,好果率達96%,果實外觀和果肉品質都較好,這種保鮮技術簡單易行,效果顯著。
3.熏硫保鮮:泰國近年來出口的龍眼都經過熏硫處理,方法是每立方米燃燒100克90%的硫磺粉,處理20~30分鐘。用連二亞硫酸鈉配制成二氧化硫釋放劑,每2千克龍眼用量16~22克常溫貯藏取得良好效果。龍眼用亞硫酸鹽溶液浸泡無保鮮效果,緩慢釋放硫處理以每千克龍眼6~8克的連二亞硫酸鈉為好;熏硫處理則以每10千克龍眼20克硫磺,熏蒸20分鐘,低溫貯藏35天,好果率達96%,而對照為0。二氧化硫能有效地防止果皮褐變和抑制微生物的侵染,經熏硫的龍眼果實在10或5攝氏度下,果皮沒有褐變和病害的情況可保持11個月之久(果皮已萎縮)。
4.氣調保鮮:龍眼采收后,先行預冷2天,然后對果實進行整理,剪除劣果、破果后,用0.1%甲基托布津淋洗果穗以殺菌消毒,直接裝在0.04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或先裝在塑料周轉箱中,再套上塑料袋(厚度0.04毫米),在濕度85%~95%、溫度0~5℃(不超過10℃)的庫房中貯存。經過預冷,用塑料袋包裝,然后進行抽氣、充氮處理,在0~5℃或6~10℃的條件下貯藏,保鮮效果很好,貯藏40天,好果率尚達93%左右。貯藏期間注意調節貯藏環境中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比例。袋內的氣體指標以氧6%~8%、二氧化碳4%~6%較為適宜。二氧化碳濃度高于13%或低于3%時,對龍眼貯藏不利,也可對塑料袋進行抽氣,或者抽氣充氮,加快氧的減少,有利于抑制龍眼果實的呼吸作用,有利于長期貯藏。氣調貯藏是近年來國外發展較快的一種先進貯藏技術,但我國對龍眼的氣調貯藏研究尚未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報道。
5.熱燙保鮮:此法為民間傳統保鮮法。民間是把整穗的果實浸入沸騰的開水中30~40秒,以不燙傷果肉為度,隨即提起,懸掛在風口處晾干。處理過的果實放置15~25天,果肉基本保持新鮮,味道更甜。此法結合現代保鮮技術,即把熱燙處理、烘干、裝箱的果實,置于2±1℃冷庫,貯藏22天,好果率達100%。果實外觀顏色與鮮果相似,內果皮均勻褐變,果肉風味正常。這一結果表明,用沸水燙5~15秒,具有滅菌作用,起到化學處理或物理處理的作用。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蒸發式冷凝器優點淺析
下一篇:學會控制和降低冷庫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