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成生豬產業鏈可追溯系統 產學研相結合
日前,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主持的“山東省安全優質豬肉生產關鍵技術集成熟化及可追溯產業鏈示范”和“生豬規?;?、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兩個項目,相繼通過專家鑒定,建立了生豬產業鏈可追溯系統。
主持完成這兩個項目的山東省農科院院長王金寶說,養殖業標準化、工業化和產業化、信息化,是中國現代養殖業的發展方向,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為此,山東省科技廳、財政廳分別下達了“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山東省農業重大應用技術創新課題”。生豬安全生產和產業鏈可追溯系統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科研項目。因為這兩個項目一起構成“從牧場到餐桌”的可追溯保障體系及關鍵技術支撐。
王金寶介紹,兩個項目采取了產學研合作方式。項目組依托位于山東諸城的得利斯集團,建成了山東省生豬產業鏈可追溯系統,給豬肉貼上追溯碼,使專賣店的肉有了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掃描追溯碼,就可以了解所買豬肉從養殖場到專賣店所有環節的信息,出現問題還可進行咨詢和投訴。豬肉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可以利用這一追溯系統,對品種、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儲運、銷售等整個產業鏈進行全程監督,推動了國內優質安全品牌肉的銷售體系建設。
為了解決疫病防控難度大、抗生素濫用、豬肉品質無保證、豬場污水破壞環境等問題,項目組通過研究攻關,在繁育環節,推廣自主培育的“魯農I號豬配套系”,建立了原種場、擴繁場、商品豬生產三級繁育場。在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個標準化”,即:豬繁殖障礙病防治標準化,豬場細菌抗藥性監測標準化,獸醫衛生防疫標準化和發酵床健康養殖標準化。研制并推廣了藍耳病疫苗、發酵床菌種、抗藥性檢測盒,制訂了相關的國家或地方標準。
對于分散的養豬場,項目組加強示范帶動,通過“企業+合作社+養豬場”的模式,創建了“六統一”管理模式(統一供應種豬、統一人工授精、統一供應飼料、統一獸藥防疫、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收購肥豬)。各豬場按標準要求自繁自養,封閉運行,公司實行保護價收購,提高了豬群健康水平和生產性能。
在屠宰加工環節,項目組加強衛生指標和藥殘監測,建立了冷鏈運輸的全程GPS定位和溫度監控。
王金寶介紹,2006-2009年,山東省農科院以濟南、萊蕪、諸城、萊州、濟寧、德州、淄博、臨邑等生豬主產區為中心,依托得利斯集團等龍頭企業,基本建立起了山東省生豬產業鏈可追溯示范區,達到“來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保存,責任可追查,產品可召回”的目的。示范區年出欄1100萬頭健康豬,傳染病監測覆蓋率80%,抗生素使用量減少25%,新增經濟效益4.7億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