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調整品種結構推廣保鮮技術
面積基本穩定,通過間伐調減株數,改善果園生態環境,調整品種結構,節本增效 我國荔枝多采取高密度種植方式,樹齡多在15年以上,樹冠交接、郁閉,光照和通風條件惡化,容易滋生病蟲害,生產力和效益均下降。按照目前全國荔枝面積870萬畝、畝植22株計,全國共有荔枝19140萬株,按年產150萬噸計,平均株產僅7.8kg;如間伐掉1/3的樹,余12760萬株,若間伐掉1/2的樹,尚余9570萬株,即使穩定在總產150噸左右,單株產量僅需要達到11.8kg和15.7kg即可。荔枝株數雖減少,同樣可維持目前總產。相反,將減少管理的植株數,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品質和效益。2010年將會加大間伐和高接換種的力度。
繼續進行以改善果園機械化、自動化和現代化為核心的荔枝園設施設備和條件建設 部分有經濟實力和有效益的荔枝種植者,將抓住機遇,在荔枝種植各環節繼續進行設施設備改造和現代化建設,以機械化、自動化為手段,實現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技術應用到位率、改善管理效果、改善果品品質和經營效益。
以技術服務和果品銷售為核心,加快荔枝生產者的規模化與組織化進程 降低荔枝園的技術運用成本和解決荔枝鮮果的遠途銷售是實現荔枝產業化的重要途徑,單個生產者往往難以做到這點,而組織化是規?;那疤幔粡陌l達國家看,規?;睦笾@同樣需要組織化且組織化做得十分成功。在組織化進程中,能夠起領軍作用的“能人”是關鍵,銷售組織和采前技術服務是突破口。目前全國有荔枝專業合作社約20個,需在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發展和壯大。
加大技術、資金和生產資料投入,保持荔枝產量穩定,品質穩定,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在改善荔枝園設施設備基礎上,加大對土壤、營養與水分、樹冠、病蟲害等采前環節的技術投入、資金投入,將有助于荔枝實現穩定成花結果,提升品質和安全水平。這將有助于荔枝產業平衡投入產出,形成良性循環。
加快運用荔枝采后處理與保鮮技術,以及加工多樣化產品及其生產工藝研發,延伸荔枝果品的市場覆蓋面和銷售時間 在高溫季節成熟的荔枝,采后處理與貯運技術程序高度依賴低溫處理技術和冷鏈設施。加大力度建設和應用預冷庫、貯藏冷庫和冷藏車,有利于把珍貴的荔枝鮮果銷售到廣闊的華北和海外市場。荔枝有限的產期對其加工也是一個局限,對荔枝干、糖水罐頭、荔枝汁、荔枝酒、荔枝果醬、冷凍荔枝肉等多元化加工品的研發便顯得極其重要。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廣西特色農產品享受綠色通道優惠
下一篇:螺桿式壓縮機順勢而發 得市而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