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藥物流企業分級應“軟硬兼施”
近來,有媒體報道中國醫藥企業協會權威人士透露中國醫藥企業商業分級標準將于今年6月完成初稿的制訂,屆時將上報商務部。該消息披露,未來的“分級標準”在對醫藥商業企業分級時不看重規模大小和硬件優劣,而只看重能否實現配送的“高效率低費用”。
上述人士透露,衡量醫藥商業企業是否具有“現代物流能力”并不會簡單地以倉庫面積多大等外在硬件來衡量,而將落在軟件的指標上。軟性指標主要體現在每中國方米流轉藥品的數量、每萬件商品流轉過程的效率、每日處理訂單總量、人均銷售金額、配送效率(從下訂單到商品配送出庫的時間過程)、人均費用、單位成本等??偠灾?,醫藥商業企業的能力和效率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視。
因為沒看見完整的草案初稿,筆者不能對該標準的全部內容進行主觀臆斷。但是根據筆者多年來對醫藥流通行業的研究,醫藥流通企業如果以上述軟指標為主進行分級,那將衍生極大的社會不公和缺乏生命力。
上述標準有硬傷
事實上,上述指標作為現代醫藥商業企業的分級標準極為不適合。中國醫藥商業企業的業態大致分為針對醫院的純銷、針對商業公司的調撥、針對鄉鎮藥店為主的快批三大模式。以同樣年銷售規模20億人民幣為例,國內以醫院純銷為主的商業藥企經營品規數一般不會超過5000種,配送范圍以本市和周邊地區醫院為主,直接物流作業人員在100人左右。而我國以快批為主要業態的商業公司,要實現20億的年銷售規模,經營品規數至少在8000種以上,直接配送范圍必須覆蓋大半個省份,其倉儲和運輸作業人員至少要接近300人。因此,同樣銷售規模的醫藥公司,其“體現在每中國方米流轉藥品的數量、每萬件商品流轉過程的效率、每日處理訂單總量、人均銷售金額、配送效率(從下訂單到商品配送出庫的時間過程)、人均費用、單位成本等”指標將會極大的不一樣。
另外,上述指標體現的是企業內部運營效益高低,卻不能代表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物流能力,因此會出各類規模不一的藥企經營效益和物流能力不對等的現象。如果上述指標作為評價企業現代物流能力的主要標準,筆者認為將是極大的輕率。物流標準軟硬需可量
筆者認為,商業藥企的分級標準不是GSP文件,不應將醫藥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水平作為評價企業級別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在評價商業藥企的“現代物流能力”時,更應該設置明確的、可以測量和比較的條件,否則會為下一步各省實施的基本藥物配送評標帶來極大的不公平。
筆者根據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對醫藥企業的研究,認為我國醫藥商業藥企的現代物流分級應強調如下指標:
現代物流醫藥企業,要求倉儲面積在15000平方米以上、陰涼庫占總倉庫面積的60%以上;具備高位自動立體倉庫,貫穿藥品入庫、存儲、出庫環節的自動分揀系統、WMS系統、電子標簽、自動溫濕度記錄儀等先進設備;應使用工業用中央空調和自動消防設備;至少擁有至少2輛冷藏車,總配送車輛不少于30輛;至少應有占倉儲總人數5%的人員具有勞動部物流師資格;企業必須具有倉儲和運輸管理的整套管理標準和制度。此類企業可以被授予第三方物流經營資格,可以參與醫院招標,并且承接前文衛生部文件規定的“轉配送”業務。
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企業,要求倉儲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整件庫面積應在總倉庫面積的50%以上;至少應實現高位貨架存儲,零貨需使用自動揀選設備、電子標簽、RF系統、自動溫濕度儀等;至少擁有至少1輛冷藏車,總配送車輛不少于20輛;至少應有占倉儲總人數2%的人員具有勞動部物流師資格;企業必須具有倉儲和運輸管理的整套管理標準和制度。這類企業屬于過渡性質,過渡期為2年,可以參與當省醫院配送招標,但是不能被授予第三方物流經營資格,不能承接“轉配送”業務。
綜合批發醫藥企業,符合GSP規定的最低條件即可。
筆者認為,物流效率、物流成本等作為評價企業物流能力的軟指標實在缺乏可操作性。按照上述的軟硬件配置條件來評價企業,才是可行之路,也能為下一步各省醫藥企業的現代物流認證指明方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真空冷凍干燥技術之速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