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鮮供應鏈仍有薄弱環節
日前,記者從第二屆中國零售業生鮮經營高峰論壇上獲悉,2009年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生鮮經營業績顯著提高。2009年連鎖零售企業生鮮類商品平均銷售額為2.34億元,其中65%的企業生鮮銷售額過億;2009年生鮮類商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平均為19.33%,相比2008年的12.44%提高了55.4%。
調查結果顯示,超市生鮮經營固然與生鮮經營模式、超市管理水平有很大關系,自營的毛利要遠遠大于聯營。但生鮮產品損耗高、冷鏈配送效率低、庫存調控能力差等都成了直接影響超市生鮮經營的最大障礙。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呼吁,國家有關部門和協會,一定要積極引導技術投入和創新,加強標準的制定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生鮮供應鏈建設。連鎖超市企業自身也要整合已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與此同時,農超對接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自營有利于業績提升
調查顯示,2009年我國連鎖超市生鮮類商品多數采用總部統一采購方式,占據調查企業總數的近七成,實行門店自行采購的只有一成左右。但從蔬果采購渠道,批發市場仍是主渠道,占了近一半的比例。
裴亮介紹,對比2008年,雖然自營比重基本持平,但從以自營為主轉向完全自營的企業明顯增加。2009年完全自營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三成上升到四成。這與這兩年來整個零售業經營模式轉化的大背景也有一定的關系。
的確,目前很多欲轉型自營的企業都在拿生鮮做試點。但經營模式決定毛利水平,通過調查,蔬果完全自營或以自營為主的零售企業毛利水平明顯比聯營偏高。前者一般都在13、14個點左右,而后者只有10%。而且食品安全問題還不可控。
會議期間,中國商報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賠本賺吆喝”。很多超市生鮮部門負責人均表示,目前超市生鮮完全自營難度很大,但聯營毛利水平又有限,一般都在10%左右,但生鮮產品損耗一般都在8個點以上,再加上人工成本等等,這樣一來,基本上就沒什么利潤可言。
但記者在山東全福元商業集團旗下的賣場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由于全福元大賣場地處有“中國蔬菜之鄉”之稱的壽光,有便利的貨源和配送優勢,再加上它們從一開始就完全采取蔬果、雞蛋自營和肉類水產品聯營相結合的模式,所以它們的生鮮產品現在成了積聚人氣,又聚財氣的香餑餑。
全福元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我們蔬果類產品的綜合毛利率一般都在26個點左右。全福元東城店不到食品超市10%的生鮮面積,其銷售已占到了總銷售的三分之一還多。以后隨著我們生鮮冷鏈配送中心的投產,我們的肉類和水產品也都會完全實行自營。”
另外,調查還發現,門店蔬果保鮮措施也會有效降低損耗。有保鮮措施的蔬果產品損耗率一般都在5%左右,而沒有保鮮措施的則高大8%以上。
冷鏈配送亟需改進
裴亮告訴記者,雖然2009年我國超市生鮮經營業績整體上有所提升,但在整個的生鮮供應鏈上還有很多有待進一步加強的地方。
首當其沖的便是生鮮物流配送中心,它是保證超市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企業經營差異化的方法之一?,F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不僅是商品的儲存、配送中心,還包括對初級生鮮產品的再加工。
但目前,近一半的超市生鮮物流配送面積都在5000平方米以下,負責配送的單品數量500以下的占了近七成,更談不上再加工了。
據裴亮透露,這主要還是資金制約,投入不足的結果。目前建設一家1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物流配送基地,不包括土地成本至少也需要4000萬元。根據我國現階段超市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來計算,相當于一家年銷售額40億元的超市一年的利潤。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