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肉品冷鏈運營現狀之一
冷鏈是指易腐品從采收、屠宰或捕撈開始至消費者消費前的整個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處理流程,獲得的對易腐品溫度的無縫優化控制管理[1,2]。每種易腐品都需要各自不同的冷鏈。
肉品由于其本身營養豐富,極易成為各種有害微生物(如大腸菌群、乳酸菌、熱死環絲菌、肉毒桿菌、李斯特菌等)滋生的溫床,這些有害細菌使肉品發生腐敗,食用品質降低,甚至可能引發各種食源性疾病。許多研究表明,將肉品置于低溫狀態下保存,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從而保證肉品的質量和安全。肉品冷鏈就是指在低溫條件下,對肉品進行屠宰、加工、包裝、運輸、倉儲、銷售等各種冷藏作業過程的總和。其核心是全程控制易腐品的適宜溫度,最大限度地保證肉品的品質和安全,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2,3]。
1、中國肉品冷鏈迎來市場發展契機
1.1冷鮮肉將成為肉品消費的發展趨勢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肉品產銷大國。數據表示,2009年我國肉類總產量7642萬噸,比上年增長了5%,并以每年3%的速度迅速增長。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的肉類(含豬、牛、羊和禽肉)需求量將達到8306萬噸[4,5]。2009年全年規模以上肉類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業達3696家,其中,畜禽屠宰加工為2076家,肉制品加工為1620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質量獲得了顯著的提高,加之近幾年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爆發,食品消費正逐漸有追求數量的溫飽型向追求健康安全的小康型轉變。調查表示[6],2002年我國低溫肉品覆蓋率僅為6.74%,發展到2007年覆蓋率達到了9.47%,2008年,我國的肉品有730萬噸是經過冷鏈運輸銷售的,其市場容量占肉類制品總產量的10.03%,并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如圖1[6]所示??梢钥吹?,冷鮮肉將成為肉品消費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圖1 冷鏈測試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到 2015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7,8]。這項務實的規劃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必將為中國冷鏈產業的發展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1.2中國肉品冷鏈仍落后于發達國家
盡管目前中國市場對冷鏈肉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由于起步較晚、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我國冷鏈產業的發展水平仍然嚴重滯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如圖2所示,2007年,美國和德國的冷鏈肉品的覆蓋率高達95%,這些肉品經由冷鏈進入到食品超市、綜合超市、倉儲式商場、專賣商店和普通肉店等終端渠道。同年,歐盟和日本的比例也分別達到了90%和70%。相比之下,我國肉品冷鏈的覆蓋率僅為10%左右[6,8]。
圖2 2007年各國肉類的冷鏈覆蓋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冷凍美食品嘗團京城“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