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
我國既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農產品流通對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國農產品流通特別是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十分薄弱:一是市場供求信息傳導滯后,生產盲目性大,農產品供給大幅度波動,“買難”、“賣難”交替出現;二是收購環節組織化程度低,通過合作社或“農超對接”的產品比重很小,農民沒有價格話語權;三是產地倉儲和預冷設施嚴重不足,農產品上市時間難以控制,源頭調控能力很低;四是燃料費等物流成本過高,冷鏈運輸率不足10%,每年水果蔬菜因此損耗700億元;五是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收費名目繁多,“最后一公里”菜價猛漲;等等。
去年年底,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消費者嚴重不滿,社會輿論紛紛指向流通環節。實際上,不論是販運蔬菜的合作社,還是在城市賣菜的小販,他們都沒有從漲價中獲得“暴利”,仍然是社會上收入最低的群體之一。
漲價背后存在著體制性、政策性的原因,必須采取標本兼治的辦法,切實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目標,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進行考核。據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大幅增加財政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投入
我國大中城市近90%的鮮活農產品通過批發市場集散,市場收取的攤位費、交易費等,對菜價上漲有直接影響。國外大都把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公益性設施,全部或大部由政府投資,低收費管理,保本經營。我國的批發市場由企業投資,為了收回投資并獲得利潤,只能依靠收費。有的批發市場還上了市,更要提高利潤回報股民。政府采取行政辦法降低收費,長此以往企業難以承受。
建議中央和地方財政在重要農產品集散地,投資興建或收購大型批發市場,要求管理者大幅降低收取的各種費用,穩定供應,穩定價格。有條件的城市,對社區農貿市場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政策。二、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興建產區倉儲設施
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但這些地方倉儲、預冷設施極度缺乏。蔬菜水果采摘后,在冷庫預冷十余小時,可延長一周的保質期,從而可以調節上市時間,賣個好價錢。當地農民由于建不起冷庫,產品集中上市只能低價銷售,或者因積壓而變質。
建議當地政府制定優惠的土地、稅收、融資等政策,吸引大型流通企業或社會資金,到產地投資建設冷庫,必要時還可在鎮、村興建簡易的預冷、分揀設施。少建點高爾夫球場、高檔別墅,騰出土地建一些農產品流通設施,利國利民,功在千秋!中央財政對海南等地的農產品流通試點已有政策支持,建議加大力度。三、加強對農產品種植面積的信息引導
目前,多個部門都在發布主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價格行情,但這種信息只能幫助生產者、經銷商確定銷售地點,而對農產品生產的指導意義不大。建議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的農業部門及相關機構、中介組織,深入基層了解農民種植意向,動態地發布當地及周邊主要鮮活農產品種植面積,并在某種作物種植面積過大或過小時,及時發出預警信號,防止農民簡單按照上一季的價格,盲目擴大或減少種植面積,避免交替出現“賣難”、“買難”的嚴重失衡。四、通過各種方式發展訂單農業
為改變當前絕大部分農民“先生產、后找市場”的狀態,建議商務部、農業部、財政部繼續支持大型流通企業發展“農超對接”,在農村建立農產品直供基地,同生產者簽訂固定合同,對合同規定的品種、數量全部收購,價格按照約定或隨行就市。鑒于“農超對接”目前比重還不大,有關部門要大力提高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化程度,鼓勵合作社下聯農民、上聯批發市場或經銷商,通過簽訂長期協議等方式穩定購銷關系,組織農民按需安排生產。謝謝大家。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多層冷庫將助南寧冷鏈里程式發展
下一篇:運用新冷庫新技術,擴容物流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