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鏈短板——人力資源匱乏
我們一直在問,距離真正的“中國制造”究竟還有多遠。我們一直在檢討,我們還要在“中國代工”和“中國式拷貝”中游走多長時間。
現代中國需要的不是猛漲GDP產值和舶來的技術,而是人才力量的儲備。中國的冷鏈物流也是如此。GDP和技術僅僅是外殼,只有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才是真正鮮活的血液,才是中國總資產成為資本的增值點。
如今的冷鏈企業的視線都聚焦在現有的市場上。企業的領導者關心的是成本、市場占有率、毛利率和凈利潤,卻從來很少有人關心冷鏈行業人才的培養,長久以來一直是如此。領導們的思維總是想當然——技術當然可以進口、設備當然可以購買而操作人員等等軟件條件也當然有錢都可以解決。然而當市場份額大都被瓜分之后,一個企業是否還有新的發展勢頭直接取決于成本。
現在的冷鏈大企業無不背負著巨額的舶來技術負擔。每年的大量支出僅是為了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外來技術人員的日常開銷。造成現在的冷鏈企業在市場上已經無力再進一步。造成企業如今無法輕裝上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關系到政府的關注程度、學院派的教育方法和企業的人才需求導向等等不同方面。但是主要原因是全方面地忽視人才教育——不論是企業還是學校、政府對于冷鏈產業的發展趨勢都缺乏前瞻性,導致了如今冷鏈物流的短板從技術方面轉移到了人才方面。直接造成了國內企業間的技術、份額等各個方面的競爭的勝敗最終受制于國外的技術、人員和政策。就如同某些經濟學家所說的,國內企業拼命流血爭奪而來的市場份額卻只能獲得利潤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利益都落入了進行技術輸出的國外企業。這也就是中國要努力擺脫“中國代工”的困境的原因——離開低端生態,高污染,低收入的產業鏈位置。
何謂資本?能盈利的資產才能稱作為資本。從經濟學的方式來看中國的冷鏈企業,技術、機械等等硬件都只不過是“固定資產”,而只有人力資源才是增值的唯一要素。要走出“中國代工”和“中國拷貝”,要獲得真正的“中國制造”,讓中國的資本為中國人自己盈利,就要必須要從人力資源的自我培養開始做起。
培養我們自己的冷鏈人才,從現在開始行動,不嫌太晚。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莫讓冷鏈設備只開花不結果
下一篇:海關熱情服務 藥企冷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