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213年冷鏈運輸親密網路支持
雖然中國現代冷鏈物流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很多,但是我國已經認識到發展冷鏈物流產業的重要,所以正不斷營造產業發展氛圍,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建立健全規整制度,旨在推動冷鏈物流產業得以健康有序地發展,最終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顯然,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冷藏運輸的支持。與傳統常溫物流的高速發展相比,冷藏運輸卻相形見絀,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
此情形在被業界稱之為“冷鏈元年”的2010年發生了重大轉折。以發改委發布的《農產品冷藏運輸發展規劃的通知》為標志,冷鏈物流也由幕后走到了資本的前臺。
這其中以2011年2月份今日資本等機構3億元投資山東榮慶為甚,獲得冷鏈行業目前最大的一筆投資。外資更對此資本洼地的產業頗有興趣。隨著澳洲太古、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美國美冷、美國普菲斯等企業相繼進入中國,對中國冷鏈產業虎視眈眈,伺機而入。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冷鏈物流的殘酷現實,整個行業“散、亂、小”的局面尤其嚴重。據2009年數據顯示,冷凍食品生產企業超過2萬家,冷藏運輸車輛接近5萬輛,每個企業竟然平均僅有不到3輛冷藏車。管中窺豹,行業現狀可見一斑。
這也從另外一個層面反映了冷鏈行業的巨大潛力和前景。就拿中國果品來說,每年腐爛損失1200萬噸,蔬菜腐爛損失1.3億噸,平均按1元/公斤計算,經濟損失就超過千億元;目前中國人均消費冷凍產品僅為7公斤左右,而美國則達到了人均70公斤;中國汽車冷藏保溫車輛只有美國的1/7,日本的1/4,與發達國家之間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但冷鏈物流又和常溫物流有著巨大區別。由于農產品的特點,上游是大量的小生產者,下游也是數量龐大且分散的購貨商,而作為冷鏈中最為關鍵的運輸——鐵路運輸一直沒有破冰,對形成全國性的物流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這也表明冷鏈物流的發展需要不同的新模式。
今年冷藏運輸進入平臺時代,就是在冷藏貨運信息平臺上做冷藏運輸業務。
冷藏貨運信息平臺使用了互聯網、無線通信、數據庫等技術,把冷藏車、貨單、食品廠商、冷運公司、車老板、配貨站變成信息; 資源和業務變成了信息,變得輕靈、簡潔、準確;因此,平臺上的冷藏貨運業務更快、更準,規模更大,掙錢更多; 平臺帶來了新的商機和新的競爭;平臺讓(冷運公司、配貨站、車老板)強者更強;平臺讓發貨人(食品廠商)受益。
雖然冷藏運輸的運到期限是確保冷藏運輸質量的關鍵所在,但是運到期限過長,極易發生貨損事故,因此因加大對裝卸冷藏運輸車輛的停時、中時的考核力度,嚴格冷藏運輸車輛在途時間的考核標準都不失為加大對冷藏運輸管理的力度。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外資設備助力我國冷鏈高效發展
下一篇:3家電商“務農” 遭遇冷鏈配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