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農業部就《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綱要》等舉行發布會 強調“最初一公里”

時間:2022-12-29 03:21:58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下午3時,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綱要》和《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研究報告》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出席嘉賓: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 張合成

                  農業部辦公廳副巡視員 雷劉功

主持人、農業部辦公廳副巡視員 雷劉功]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農業部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布會。近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和《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研究報告》,用以指導各地完善產地市場體系建設。我們今天很高興請到了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張合成司長,向大家介紹《綱要》和《報告》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首先請張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 張合成]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謝各位支持和關注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作。為了加快推進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近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的通知。同時我們通過近兩年的研究,于去年年底完成了《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研究報告》,今天也是第一次和大家見面。

加快推進產地市場體系建設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主要任務。李克強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抓農產品流通,要創新流通方式和流通業態,推進電商與實體流通相結合,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從而解決農民賣難問題,解決農產品流通損耗大、效率低的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繼續開展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

為促進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健康發展,我們和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學等科研單位一起,從2012年開始組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調查研究工作,形成了《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簡稱《綱要》)和《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研究報告》(簡稱《報告》)。旨在建立中國特色的農戶營銷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我國農產品流通能力與效率。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張合成向媒體介紹《綱要》和《報告》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首先,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綱要》內容。這個《綱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要闡述目前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現狀、產地市場管理水平和產地市場實現功能。重點分析了產地市場存在的六個突出問題。產地市場布局不合理、產地市場基礎設施落后、農產品流通損失大、產地市場信息不對稱、交易價格不公開、流通主體經營能力不強、農業品牌小、雜、亂、散。

第二部分,重點明確產地市場發展布局。提出“四個銜接”。即產地市場發展要與現代農業體系發展相銜接,建立中國特色的農戶營銷服務體系;產地市場布局要與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相銜接,提升農產品優勢產區流通能力和效率;產地市場建設要與一二三產業發展相銜接,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融入產地市場;產地市場要著重推進農業品牌戰略實施相銜接,培育、塑造、保護農業優質品牌。重點是不同地區、不同產品三級市場體系(全國性、區域性、田頭)的布局條件、布局依據和實現功能。

第三部分,產地市場發展的重點任務。明確了產地市場發展要建設國家級產銷平臺和國家級品牌培育平臺。通過市場實物交易、線上交易(包括電子結算、電子商務、拍賣、期貨等)帶動實現價格形成中心、產業信息服務中心、科技交流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會展貿易中心等“五大中心”功能。特別提出培育壯大流通主體、強化產銷信息服務、推廣公平交易方式、發展電子商務、創建農業優質品牌、創新市場建設機制、構建利益連接紐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八項重點任務。

第四部分,推進產地市場發展的工作措施。重點有四個方面:一是明確農業部門在抓好生產的同時抓好流通,做好指導、推動、示范和引導,地方政府在結合實際做好規劃,組織好市場管理服務工作。二是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投入”的多元投入機制,通過市場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三是做好試點,完善商業模式。四是搭建信息平臺,建立監測體系。通過以上措施,使農業部門能夠更好的為產地市場發展服務,實現農產品均衡上市,緩解由于集中上市造成的價低、賣難等現象。

《報告》也是分為四個部分。突出了國際經驗借鑒。重點從法律法規、管理體制、政策扶持等方面介紹了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方面的做法和值得借鑒的經驗。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雷劉功]謝謝張司長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提問的時候請通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新華社記者]以前農業部門更多地關注農產品批發市場,這次為什么要針對產地市場單獨編制這樣一個規劃?

張合成]謝謝新華社記者,感謝新華社對農產品流通工作的關注和重視。在我們現有的頂層設計和現有的市場里,對產地市場的關注程度比較低;在現有批發市場的運行中,現有市場基礎設施和運行條件很不利于農戶的營銷。這次我們和商務部、發改委共同研究,在頂層設計上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的規劃和布局,這是我們一個最重要的初衷。

在說產地市場的功能之前我想給大家介紹一組數據,供大家來了解我們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總體狀況。目前,我國共有農產品批發市場4469家,過去10年間,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穩定在4100—4500個,進入新世紀以來,單體市場的交易規模明顯擴大。年交易額億元以上1790家,成交額2.5萬億元。億元以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呈增長態勢,2013年比2000年增長49.6%,交易額增長5.2倍。

批發市場的專業化水平成為衡量行業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億元以上綜合市場689個,年成交額8077億元;綜合市場占比由2000年的72%下降到2013年的40.3%。億元以上專業市場1101個,占61.5%。年成交額16608億元,年交易總額占67.3%。專業批發市場數量14年間增長2.16倍,肉禽蛋、水產品、蔬菜市場個數增長較快,占農產品批發市場比重由28%迅速上升到59.7%。

目前,全國有各類農貿市場2.7萬個,其中綜合性市場占82%,專業市場占18%。其中,糧油市場占2.6%,果品市場占2.5%,蔬菜市場占6.6%,水產品市場占1.1%,肉禽蛋市場占1.5%,特色產品市場占3.1%。目前,全國通過批發市場交易占總量的70%以上。各種集貿市場占近20%,超市、電子商務、農社對接等新型流通方式約占10%。

2011年日本62.4%的果蔬和56%的水產品經由批發市場進行交易,特別是日本的國產果蔬經由批發市場銷售的高達90%,花卉高達83.4%。日本流通業態非常規范,交易方式也非常規范。這是我給大家介紹的一組數據。

剛才新華社記者問到的這個問題回答之前我有幾個照片給大家看,(展示照片)這是洋蔥,洋蔥收回來都堆在地里,洋蔥堆在地里的時間是有限的,在農產品收獲以后堆在地里的時間決定了能不能面向市場、有談判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性條件,就是能存得住。這是市場賣雞蛋的,這個市場的形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把一家一戶的雞蛋集中到這個地方,由千家萬戶的小生產進入到大市場,是一個橋頭堡。水產的就是碼頭,通過碼頭進入大海,這就是我們市場的作用,起一個集貨的作用。

我們現在是這樣的,打完菜挑著擔子,時間越長挑擔子的農民兄弟越累,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現在大部分流通業要運出去,剛才說的是能夠存得住,現在要能夠運得出,這是我們市場的功能。還有一個地方場所能夠賣得掉,安一個秤,過一個磅,做一個交易記錄,分享一下交易價格。如果這些條件不夠,就是這種情況,這就是我們說的“賣難”。如果市場能建好,我們的農民也會很高興,能夠賣到一個好價錢。我們歸納了12個字“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賺得到”。這就是產地市場通過這樣的功能滿足農民兄弟的需求。

如果再理性化一點,產地市場建設解決幾個問題,實際上這是第一個問題,平常說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最初一公里”就是我們的農戶離市場太遠,或者是流通服務離生產太遠。最近特別提出來推進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我們的流通離生產太遠,市場離農戶太遠。兩組數據,一組是講東西部布局,大部分市場在東部,西部特別是主產區、一些特色產區產地市場少。這個餅畫的是我們市場有36%的鄉鎮沒有一個農貿市場。核心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交易方式落后導致農民在交易過程中不公平、吃虧。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是發達國家農產品零售價格的構成,(圖)紅的是流通環節的成本,藍的是生產者成本,就是農戶能賣到的價格,發達國家是30%,我們是14%。我剛才說的不公平就在這個地方,背后是談判能力決定的,但是實現在價格上,10塊錢的杯子人家能夠收入3塊錢,我們只能收到1.4元,這是交易不公平給農戶帶來的問題。在產地市場建設方面,這是兩個根本的需要我們去解決的問題。

我們的產地市場建設一個是有利于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如果沒有產地市場,沒有現代的市場體系,誰也不敢宣布自己是現代農業。促進優勢產業的發展,優勢產業要有優勢的市場體系才能賣到優質的價格。有利于促進一、二、三產的融合。市場本身就是上鏈生產下鏈消費,趨于中心結點的位置,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和六次產業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重要意義就是有利于推進農業品牌戰略的實施。從現階段來看,我們從兩年多的試點來看,在洛川建了國家級洛川蘋果市場,定西是馬鈴薯市場,贛南臍橙市場,云南斗南花卉市場,這些市場建立的過程中同時在推薦這個產品品牌,我們還有舟山水產、大連水產、重慶生豬,在建市場的同時就是在營銷,就是在樹立品牌的價值。將來,國家級市場建設完成的同時,也是國家級品牌形成的時候。這就是把品牌建設和市場建設同步安排的很重要的意義。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剛才張司長反復提到“賣難”的問題,投資者不太愿意投資產品市場,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賣難,投資未必收回來。我們的《綱要》提出來創建產地市場推進機制,怎么來調動投資方的積極性,是否能真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張合成]謝謝!市場化的方式來推進,實際上商業模式是一個核心,怎么研究商業模式是產地建設最重要的問題。一說產地就有季節性,每年季節就那么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月。一個老板在這個地方建一個市場就運行一兩個月,剩下的時間閑著,資金壓著,沒人干這個事。這也是我們產地市場發展滯后很重要的市場因素。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也是產地市場這兩年多來試點過程中重點探索的問題。通過產地市場的建設,通過市場首先要解決的窖儲能力的提高就可以解決季節性錯峰上市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均衡供應的問題,對商家本身是有利的。通過建立洛川蘋果市場,以及分布在全國的合作社、經銷商、經銷店,使全國人民可以常年吃到原汁原味的洛川蘋果。投資洛川蘋果市場的商家同時是獲益的,這樣本身是不違背規律的,主要是動員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共同進入。除了產品市場以外,我們還有相應的專業服務,包括農資、農機、科技服務等。農資科技市場服務是常年的,我們在投資產品市場的同時投資服務市場,實現企業資本運營的合理回報。我部與國家開發銀行為投資產地市場量身訂做了一個信貸制度,特殊的貸款條件和還款制度,這樣來鼓勵、支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產地市場。同時我們跟商務部、發改委形成共識,在商務部、發改委現有的政府支持的項目和資金里,同時支持產地市場的建設。

還有地方政府,采取了省部共建的模式,省政府和農業部共建,形成強大的政府號召力和平臺作用,來帶動企業投資和社會服務。社會一些相關部門也為產地服務,為產地服務就是為農戶服務,就是強農惠農,就是支農,形成了社會支持農業的氛圍。這么幾個條件加起來形成產地市場的商業模式?,F階段商業模式的運行過程中,社會資本形成商業模式,比如重慶生豬市場日掛單近上萬頭左右,正在嘗試這種良好的交易方式。還有云南斗南的花卉市場、舟山水產市場等等這些市場,在商業模式探索中已經創立了一些好的經驗和方法。下一步仍然是我們的重點,創新商業模式、探索商業模式就是發展生產力,就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這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夜幕下的農批行業

下一篇:汕頭試點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