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了零售業,亞馬遜這次還要顛覆物流業
全世界零售業都矚目的雙十一就要來了。這個屬于全行業的狂歡,電商企業大戰的序幕還未完全拉開,物流競爭的硝煙就已經彌漫了。
京東的“亞洲一號”已經對外界展示了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的倉儲設備和作業流程。菜鳥網絡對外宣稱初步搭建起一個貨通全球的跨境物流骨干網,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砸上億元提升配送效率。而亞馬遜近期在中國則率先推出了“亞馬遜物流+”的策略——全面開放其倉儲物流體系給更多的中國企業。
要知道,亞馬遜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電商,但其物流水平,實際也不遜于任何國際巨頭。物流稱得上亞馬遜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業內用“神奇的庫房”形容亞馬遜的倉儲物流。此次開放物流之舉可窺見亞馬遜進軍物流的決心。時間一長,給整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也未為可知。亞馬遜憑什么撬動物流行業的奶酪? 物流行業最近幾年一直處于黃金時代。到今年我國快遞市場規模將達到2800億元,同比增長39%。而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了42.8%。
不過形式大好的另一面是,物流行業的服務質量不高,價格戰頻發,區域發展不平衡。而企業自身,也面臨倉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流程缺乏科學安排,安全保障不高、海外物流體系乏力等諸多問題。
京東、阿里在用各自的方式拓展網絡,尋求破局。然而新問題還是不可避免,尤其是跨境電商領域。先不提報關的繁瑣,僅僅是從海外市場倉儲貨品、發貨、運輸等環節,就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流程,讓不同的合作方實現無縫對接,考驗的是超強的管理能力。
這一點,即便進行了大量投入,大多數的企業還是難以保證能做到百分百良好的用戶體驗。更多的時候,是在不計成本的追求“速度快”這個中國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而運輸質量、安全保障、流程透明等方面,還沒有看到完全讓人放心的跡象。亞馬遜的出招將給目前亟待升級的中國物流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通過20多年的積累,亞馬遜已經織建了一個通達全球的網絡,通過遍布全球的109個運營中心,可到達185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亞馬遜有13個運營中心,近300多條干線運輸線路,可向1400多個區縣的消費者提供當日達、次日達服務。這樣的規模,足以讓亞馬遜躋身世界一流物流企業。此外,它的行業口碑還來自于無人機送貨、智能機器人Kiva等超前眼光。
而從電商領域的經驗出發,亞馬遜能率先運用大數據進行倉儲物流管理。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庫房,亞馬遜將庫房稱之為“運營中心”,因為它已大大超出了一般庫房的概念。比如亞馬遜智能系統擁有強大的數據運算和分析能力,能優化揀貨路徑,相比傳統方法可節省60%多的路徑,這使得亞馬遜從客戶下單、揀貨、分揀、包裝、到出貨可在30分鐘內完成。
在精細管理方面,亞馬遜倉儲系統能讓企業客戶實時了解庫存狀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連續盤點能力,則可以幫助國內企業降低庫存丟失風險,確保庫存安全;在每一個季節性高峰來臨之前,亞馬遜智能運營系統,對高峰期庫存進行精準預測,同時從配貨規劃、人力安排、運力調配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等方面進行提前安排,確保合理匹配資源和充足的產能——幾乎所有的業內人士都會承認,在這些方面,亞馬遜能超過國內電商企業。
精準管理更為具體的體現是:從卡車運輸,到門店運輸,再到最后一公里,亞馬遜所有系統內部都實現打通,可以監控到每一個包裹的移動。如果在系統當中看到一輛卡車在某個區域不該停頓的位置停了十分鐘,系統會立刻有內部警報,并了解發生了什么問題。以北京到上海一段為例,亞馬遜會規定司機在每個節點必須到哪里、過路的費用必須是多少、幾點幾分要到庫里取貨、幾點幾分離開,等等。只要超過這個標準,系統就會有提示警報。
用簡單的話說,亞馬遜的核心優勢歸結為兩點:首先,網絡規模足夠大,全球范圍內,該覆蓋的基本都能覆蓋。且境內境外的網絡都是自建自營,保證了運轉的流暢高效和無縫對接。其次,亞馬遜智能系統基于大數據進行倉儲物流管理,最早將大數據物流帶入中國。
有了這樣雄厚的基礎做底子,亞馬遜再以開放姿態進入物流行業,就能解決京東、菜鳥,以及垂直電商們,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短板。成本與效率的平衡對很多電商來說,物流的執行成本問題,是另一個心腹大患。
亞馬遜最早初創的時候也曾想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但在發現其無法滿足電商業務需求后,選擇了自建物流網絡,并自行開發了一套符合電商高效運營的智能化系統。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對網絡基礎設施以及科技的前瞻性投入。隨著規模擴大邊際成本降低,自建倉儲物流的成本中心逐漸變成了利潤中心,再把其中的經驗共享給行業,提高行業標準的同時,降低整體成本。
如何平衡成本與效率?亞馬遜給出了答案。以跨境物流為例,國內物流企業在海外拓展網絡的普遍做法是通過第三方合作租用倉庫,較自建網絡而言可控性弱,同時貨物入倉和出倉的處理不僅花費雙倍時間,由于操作環節多,貨物遺失或損壞的隱患也較高。而亞馬遜的自建運營網絡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智能化系統會自動選擇從離機場或港口較近的倉庫優先發貨,節省大量的時間。物流全程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的操作,既能保證貨物安全,又能節省時間和成本。
在跨境電商的進口領域,亞馬遜發布的“海外購?閃購”升級模式,三天就可以讓貨物達到消費者手中,基本和本地物流水平相差無幾。同時,通過大數據的管理,能在進口商品的物流時效做到平均6-8天,遠遠高于行業的15天。這背后就是通過大數據精準預估旺季和淡季的需求,在歐美日等主要線路通過包機包艙實現任何時段的優先發運,減少等待時間,保證穩定運力,降低空倉率。同時提前預估艙位需求,避免了淡季艙位浪費,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去中心化的未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北京新發地河北“分號”正式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