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215年業績快報,成也生鮮敗也生鮮
難逃利潤放緩門店虧損
近年來,持續高速擴張的永輝超市在去年承受了增速回落、利潤放緩的壓力。今年2月,永輝超市發布2015年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收421.45億元,同比增長14.7%;凈利潤為6.1億元,同比減少28.9%。而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公司每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一直在20%以上,凈利潤也維持在增長軌道。
對于去年營收增速減緩,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受公司組織架構變動、業務集群改革及零售行業景氣度影響。而公司利潤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投資收益大幅下降所致:2014年投資收益2.21億元,在2015年轉為報告期長期投資虧損。如果剔除上述投資收益虧損因素,中銀國際證券預測公司主業凈利潤下滑在0%~5%之內。也就是說,即使不考慮投資對凈利潤的影響,公司主業凈利潤仍舊陷入下滑之中。
雖然2015年度暫時困頓,但是在零售行業整體疲軟的大環境下,永輝超市過去三年的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高達19.6%,公司是怎樣逆勢突圍的呢?
永輝超市上市以來,不斷的增發募資開新店。2010年,公司首發上市募資26億元。之后又于2012年、2014年和2015年3次發布定增預案,分別募資10億元、57億元和65億元。
上市五年多,永輝超市從資本市場共獲取了158億元。有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公司有錢任性開店不手軟。在零售業整體低谷期,公司依然保持年均新開門店50家的進攻姿態: 2014年開店51家,2015年上半年開店23家,第三季度開店21家。香港元大證券認為,雖然消費疲弱不振,公司在2015年8月擬向京東等定增募資人民幣65 億元后,在豐厚的現金支撐下,公司仍將持續展店。
不過永輝超市豪邁開新店的同時,關店現象也照樣存在。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共關閉常州百盛店、沈陽東中街店等七家門店,總損失預計在5494.16萬元,占2015年預計凈利潤的9%。公司在快速“跑馬圈地”后,將不得不面對新店虧損、經營業績與凈利潤的下滑等一系列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和半年報中均未提及上述關閉門店的信息,直到去年11 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問詢函,要求永輝超市披露報告期內關閉門店的數量、變動時間及建筑面積等,這份閉店名單才呈現在大眾面前。永輝如同出門在外的游子,報喜不報憂,只披露新開店和新簽約門店數量,對關閉門店信息卻閉口不談。直到被上交所問詢,公司才露出在零售行業關店浪潮中難保金剛不壞之身的真容。
永輝自建O2O淪為雞肋
入駐京東到家后,永輝超市自建的O2O平臺“永輝微店”成為尷尬的存在。永輝超市在北京推廣了半年多的“永輝微店”還未成熟,便被京東到家截和,雖然渠道依然存在,可以正常下單,但發展計劃已經被暫停。永輝超市副總裁翁海輝向記者透露,永輝微店在北京市場暫時和京東到家同時運營,留有少量的后臺和配送人員,永輝超市電商部門主要精力將放在以跨境海購、中央廚房等為主要業務的PC端電商平臺,該平臺已經建好,但還未正式向外推出。
位于西五環的永輝超市魯谷店是永輝超市在北京的“試驗田”,永輝微店和京東到家的業務都率先在該店開展。在入駐京東到家之前,魯谷店內各處一直放置著永輝微店的易拉寶,鼓勵顧客掃碼下載,滿49元免費送貨,永輝超市在北京已經開通了魯谷、回龍觀、百子灣、增光路店3公里范圍配送。同時,門店外設置提貨點,供微店顧客門店提貨使用。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昨日發現,該提貨點已經變身為“京東到家”提貨點。
去年底,京東到家和永輝超市戰略合作啟動,這是2015年8月京東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后,雙方合作的首次落地。事實上,在合作啟動之前,永輝超市魯谷店已經提前入駐京東到家。永輝超市在京東到家的線上店中包含了果蔬、肉類水產、生鮮干貨、休閑零食、日用百貨等諸多品類。永輝微店涵蓋所有線下品類,包括目前京東到家還未上線的家電廚衛,更重要的是永輝微店打通了會員卡,實現線上線下會員信息一體化,同時引入永輝錢包,形成支付閉環,永輝微店可選擇快遞到家或門店提貨。
永輝微店最早于2014年初在福州開始測試,首期僅支持福州市區的黎明永輝超市等8家門店,隨后擴展到整個福建,按照計劃,在福州進入常態化運營后,永輝微店將進入重慶、北京等網點密集的市場。永輝超市副總裁翁海輝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北京永輝微店運營之后,才得到和京東到家合作的消息,內部對于是否有必要進行雙平臺運營也有過討論。
據翁海輝介紹,微店大部門精力依然放在福州,目前北京永輝微店還不是很完善,僅保留有少量的后臺更新人員和配送人員,與京東到家同時運行,至于兩者之后會不會打通運營還沒有確定的消息。但兩者訂單量有明顯差別,京東到家每天有300-400單左右,而微店只有一二十單。對于永輝微店后續的發展,翁海輝表示,微店暫時停止擴張,沒有進入的城市也不再考慮。
目前,多家北京永輝超市門店正在積極籌備上線,預計12月底合作門店接近30家,此外依托永輝超市全國的龐大實體門店,京東到家覆蓋城市也會陸續增加。事實上,接入第三方O2O平臺后放棄自建電商渠道的傳統企業很多,北京華冠商業在陸續入駐京東到家和小e到家后,自建的O2O平臺“花粉商城”已經退出。
聯手京東廝殺生鮮電商紅海
身處傳統零售業的永輝超市也在積極嘗試創新轉型,例如加強海外供應商商品采購、嘗試小型會員店、推行合伙制模式等。一系列轉型升級動作中,最受關注的則是永輝超市聯合京東到家拓展生鮮O2O業務。
永輝超市和京東集團于去年8月在生鮮O2O領域展開合作。京東集團戰略入股永輝超市,入股價格為每股9元,總價值為43.1億元。通過這一交易,京東集團將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4個月之后,永輝超市與京東O2O業務正式合作,
永輝超市北京魯谷店上線京東到家APP平臺并開始正式運營。京東到家是京東在2015年新設立的 O2O 平臺,旨在利用物流向消費者提供生鮮及超市產品的配送。京東到家的目標是,在用戶3公里范圍內,提供兩小時快速達。不過京東到家在蘋果下載平臺APP STORE中的口碑毀譽參半,有不少用戶反映配送不及時、收到的果蔬不新鮮等問題。
最近一兩年生鮮電商十分火爆,資本造勢從未停歇。各大電商以及傳統巨頭們都想在這場資本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天貓、亞馬遜、一號店等綜合電商平臺加快布局生鮮O2O,天天果園、易果生鮮等垂直生鮮電商也在攻城略地,京東到家則通過拉攏永輝超市等線下商超殺入生鮮戰場。
在O2O浪潮的推動下,生鮮電商開始跨入混戰時代,永輝超市和京東強強聯合,但其他競爭對手顯然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盈利問題是生鮮電商面臨的共同問題。經營者們普遍面臨訂單不夠、成本太高、冷鏈配送難等問題。賠本的生鮮電商占多數,賺錢的則鳳毛麟角。這是個看起來非常美好的行業,道路仍不清晰,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尷尬的永輝
2016年2月2日,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15年度業績快報。該報告顯示,2015年永輝超市營業總收入達421.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4.75%;營業利潤達到7.4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49%;利潤總額為8.0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11%。永輝超市發布的三項主要數據中,除了營業總收入增長外,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兩項關鍵性指標均大幅度下滑,且下滑幅度都超過了25%。
永輝超市作為一家以經營生鮮農產品為主,日用百貨、服裝鞋帽為輔的商業零售企業。在企業總的銷售額中,生鮮農副產品的銷售額占到總銷售額50%以上。2015年8月7日,永輝超市與京東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京東戰略入股永輝超市。根據雙方協議,京東入股永輝超市的價格為每股9元(約1.45美元),總價值為43.1億元(約7億美元)。通過這一交易,京東集團將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
這一動作的出現被行業認為是永輝超市和京東集團共同在生鮮O2O領域的深度合作,然而此后永輝超市2015Q3財報便給“翹首以盼”的觀察者潑了一碰冷水。
事實上,單從生鮮市場的角度去看永輝超市目前的處境其實非常尷尬:
1、線下有強敵;2、線上有追兵;3、內外交困。在線下,永輝超市面臨的是百果園、果多美、將軍紅、泰納果園一類的傳統生鮮連鎖店的反攻;在線上,永輝超市又要對陣天貓、中糧我買網、天天果園、本來生活、沱沱工社等一類創新型互聯網平臺的蠶食;未來,放眼國際化市場,永輝超市還可能與沃爾瑪、亞馬遜正面交鋒。
2015年國內經濟疲軟,2016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對永輝超市這樣的零售商而言,線下門店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依然擁有絕對的優勢,也是永輝超市與電商抗衡的重要武器,而“生鮮”或許是其對抗電商的最后堡壘。在“戰火紛飛”的生鮮混戰中,永輝超市“成也生鮮敗也生鮮”的宿命能否避免,還要看其接下來在與時間的賽跑中能否順利突圍。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冷鏈物流破冰,何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