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商超巨頭之爭 生鮮是坑也得跳
時間:2022-12-28 15:38:33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據CBNData發布的《2016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的數據,2016年中國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總額將達到5.2萬億元,其中零售電子商務市場占社會零售品總額15.9%,成為世界主要國家中電子商務滲透率最高的國家。報告分析還稱,網民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從獲取信息轉向消費與體驗領域。過去5年間,另一些因互聯網而誕生的新消費領域也在迅速積累新用戶,成為新的應用增長點。與此同時,互聯網消費領域出現“電商高端化-電商國際化”趨勢。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下半場之說不脛而走。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時代已經是過去時,電商亟待尋找新的突破口。由于服裝、3C等品類的電商滲透率已經較高并且趨于穩定,因此跨境、二手、母嬰等滲透率相對較低的品類開始涌現出不少玩家。而這其中,最飽受爭議的當屬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為何難做,相信已經無需贅述:(1)農產品的多級批發商鏈條導致毛利潤低,直達產地需要規模效應;(2)品類多且雜,同質性強,儲存時間短且非標化導致損耗率居高不下;(3)自建冷鏈倉儲物流投入成本高,使用第三方物流品質難以把控;(4)傳統生鮮的做法和電商基因匹配難度大;(5)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處于風口浪尖…… 隨著新零售概念的提出,電商和傳統零售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商超,生鮮作為最高頻的消費品類,向來是各家的必爭之地。因此無論過去兩年生鮮電商死傷如何,都不會影響其在巨頭眼中的地位: 阿里巴巴作為國內電商的領頭羊,在做生鮮商超方面的布局非常廣:(1)投資的易果生鮮,負責線上天貓超市的生鮮頻道,也是蘇寧“蘇鮮生”的核心供應商,同時還入股聯華超市,希望在供應鏈方面產生協同作用;(2)盒馬鮮生,也許是2016年獲得關注最多的生鮮商家,融入餐飲業態,主打線上線下一體化,繼上海、寧波之后,近期北京首店將開業;(3)整合菜鳥物流。阿里一改往日“平臺型”的作風,收購五洲在線自建天貓超市倉儲,投資萬象物流專門負責天貓超市的配送,在搶奪高頻生活消費流量時,物流是阿里必須補充上來的“短板”;(4)投資三江超市、與百聯集團在全業態融合創新、新零售技術研發等六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5)投資閃電購和餓了么,其中餓了么已經逐步邁出餐飲,開始搶奪線下零售資源…… 而京東作為自營電商的代表,近幾年增長迅速,劉強東甚至喊出了“2021年前要超越阿里成為國內第一大B2C電商”的口號。京東在生鮮商超的資源也顯得更為豐厚:(1)沃爾瑪持股,收購1號店。沃爾瑪在全球供應鏈建設的優勢得天獨厚,如果京東和沃爾瑪在供應鏈協同上能做到深入,將十分具有競爭力;(2)投資天天果園,天天果園作為較早進入生鮮電商行業的玩家,在品牌建設和渠道上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基礎;(3)京東到家與達達的合并,京東到家此前關閉了上門服務入口,開始聚焦生鮮商超業務,近期與沃爾瑪、歐尚展開合作;(4)投資永輝超市,永輝超市2016年實現凈利12.42億元,同比增長105.18%。孵化的新零售項目超級物種,在福州、上海、南京三地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試驗后,已經開始有進入北京的規劃…… 當然,“貓狗大戰”之外:大潤發飛牛網與國美在線戰略合作,互相入駐。飛牛網雖然連年虧損,但就母公司大潤發看來,大潤發目前的現金流良好,使用自有資金對飛牛網進行線上渠道的戰略性投資都是在可控范圍之內。此外,飛牛網還收購了生鮮電商甫田網;華潤投資美團,作為全產業巨頭,華潤希望通過美團在生活領域的地位打開線上入口,美團外賣不久之前就入駐了華潤旗下蘇果超市;農業國字號企業中糧集團內部孵化我買網,百度入股合作…… 總而言之,從垂直生鮮電商到食品電商,再到線上商超,競爭才剛剛開始。再放大到線上線下零售,格局還遠未到下定論之時,例如資本圈普遍看好的線下便利店將會是線上商超的一大對手。只是略有悲觀地看來,未來垂直生鮮電商只有憑借產品和服務的特色化與定制化,方可在巨頭之間的夾縫中求得生存。 *本文作者童慧光,億歐專欄作者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