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吹風會:推進冷鏈發展,提高綜合運輸效率
昨日上午,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周曉飛、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新介紹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有關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
來源:中國政府網
圖片來源:中國網
以下為部分內容摘要。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交通運輸部,向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6月27日國務院第14次常務會議研究了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等有關工作。很高興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同志一道,向大家介紹調整運輸結構有關工作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運輸結構調整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先后對調整運輸結構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減少公路特別是大宗產品公路貨運量,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指出,要采取綜合舉措,提高大宗貨物和長距離運輸的鐵路貨運比例,特別是打通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大幅提高集裝箱海鐵聯運比例。
交通運輸部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領導關于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專題調研,系統分析論證,廣泛聽取意見,擬定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6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我部提出的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思路和任務措施。
行動計劃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為主戰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遠近結合、重點突破,政策引導、系統推進的原則,通過三年集中攻堅,實現全國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11億噸(增長30%)、水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5億噸(增長7.5%)、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減少4.4億噸的目標。
01
為此,將從今年起在全國范圍實施6大行動:
一是鐵路運能提升行動。加快干線鐵路建設和改造,提高既有鐵路綜合利用效率,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力爭到2020年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加快鐵路市場化改革,建立靈活的運價整機制,規范鐵路專用線收費,推動鐵路運輸企業與大客戶簽訂運量互保協議。
二是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加快完善內河水運網絡,增強長江干線航運能力,大力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2020年沿海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60%以上。推動大宗物資集疏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在環渤海、山東、長三角地區,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黃驊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
三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深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優化主要物流通道超限檢測站布局,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加快淘汰更新老舊貨車,實施機動車排放檢測與維護制度。深化“互聯網+貨運”,推動道路貨運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四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加快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完善節點設施布局;推動聯運裝備改造升級,促進集裝化、廂式化和標準化應用。推進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鼓勵鐵路運輸企業增加集裝箱保有量,提高集裝箱在鐵路貨運中的使用水平,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開展商品車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試點。
五是信息資源整合行動。推進鐵路貨物在途、到達以及港口裝卸、船舶進出港等信息共享,2019年底前,規模以上港口與轄區鐵路企業之間全面實現聯運信息無障礙交換。著力打通各類信息孤島,推動政府資源信息開放,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
六是城市綠色配送行動。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和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制定新能源車輛便利通行等政策,加大新能源配送車輛推廣應用力度。
當前,在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中,著力建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運輸結構調整示范區,在該地區率先實施鐵路專用線建設、鐵路貨運服務提升、港口大宗物資“公轉鐵”、工礦企業大宗物資“公轉鐵”、集裝箱鐵水聯運拓展、高速公路入口稱重檢測、老舊柴油貨車淘汰更新、城市配送新能源車推廣、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等9個大工程。到2020年,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鐵路運輸比例達80%以上,基本消除高速公路貨車超限超載行為,淘汰國Ⅲ及以下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100萬輛以上,新增和更新城市配送車輛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比例達到80%,形成若干日用品、冷鏈、電商快遞、建筑材料運輸等示范線路。
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調整運輸結構決策部署的一項重大舉措,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必將對提高我國綜合運輸效率、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02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周曉飛: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這次媒體吹風會,剛才,小明部長簡要介紹了國務院第14次常務會議研究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提高交通運輸效率的有關情況。下面我就簡要介紹一下發改委有關工作的進展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調整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工作。強調,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減少公路特別是大宗產品公路貨運量,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指出,要采取綜合舉措,提高大宗貨物和長距離運輸的鐵路貨運比例,特別是打通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大幅提高集裝箱海鐵聯運比例。
年初以來,發展改革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系統研究調整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問題,采取一系列舉措推動落實。
一是加快落實物流降本增效各項舉措。認真落實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部署,深入推進物流領域“簡政、減稅、降費”工作,進一步推動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大力實施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工程。以長江干線港口為突破口,加快推動鐵水聯運設施聯通,大力促進鐵水聯運發展。
三是深入推進鐵路“北煤南運”通道建設。深入研究鐵路煤運能力特別是北煤南運通道問題,進一步提升鐵路煤運保障能力,增加煤炭鐵路運量。
四是布局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網絡。抓緊編制《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盡快印發實施。 調整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總體上看,我國貨運結構不盡合理、交通運輸綜合效率較低、運輸成本費用偏高問題突出。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按照國務院第14次常務會議精神,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力爭盡快取得明顯成效。
03
這些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系統化構建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點線結合、整體推進,暢通鐵路骨干通道,優化集疏運體系,打通物流樞紐“梗阻”。全面梳理改造干線鐵路能力緊張的“卡脖子”路段,加快實施鐵路進港工程,推動鐵路進園區、進工廠,增強鐵路集疏運能力,加快編制實施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
二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整合港區鐵路、港口、航運等資源,建立多方聯動機制,引導“海箱上鐵、鐵箱下水”。優化“公轉鐵”聯運模式,強化貨源組織和集散功能,提高集裝化率,實現公鐵聯運無縫銜接。健全多式聯運標準體系,研究制定“門到門”、“一單制”聯運規則。充分發揮鐵路在大城市貨運配送體系中的作用,利用鐵路既有線路資源和站場能力,集中配送生產生活物資;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大力發展鐵路快運、冷鏈運輸、商品汽車運輸等新業務,積極發展高鐵快運和電商快遞班列,開發班列運輸產品。
三是進一步清理規范運輸環節收費。加強督查,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清理規范鐵路運輸企業貨運服務收費,依法取締違法違規及不合理收費,降低偏高收費標準。指導規范鐵路運輸企業在國家政策規定范圍內用好定價權,實行更加靈活多元的運價方式,靈敏反映市場供求變化。
四是推動運輸信息公開共享。加強鐵路與公路、水運、空運等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和公開共享,整合搭建物流大數據共享信息平臺,推動建立船、車、班列、港口、場站、貨物等信息資源開放與共享機制。打造“互聯網+交通物流”服務模式,實現需求提報、到達交付、信息查詢、通關查驗、轉賬結算、保價理賠等“一站式”線上服務。 以上情況,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04
新華社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劉部長,推進交通運輸結構改革有一些方面的難點,請問這些難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交通運輸部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劉小明:
謝謝記者同志的提問。運輸結構的調整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領域多、社會影響大,各方面關注度也很高,所以需要統籌協調好經濟運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行業發展等多方面的關系。正如您所問的,當前從運輸結構調整來說,我們認為有四個難題:
第一,如何處理好運輸結構調整和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既要滿足企業正常運輸的需求,不給企業增加多高的經營成本,避免給經濟運行造成較大的沖擊。也就是說調整工作既要把結構調整好,還不能給企業增加過重的負擔,一點負擔不增加也不可能。
第二,如何充分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力,提高綜合運輸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這也是我們長期在追求的,這次調整工作要求我們加快推進。
第三,如何妥善的應對運輸結構調整給我們道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帶來的陣痛,確保道路貨運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第四,如何推進政策制度的創新,來幫助企業解決公轉鐵過程中面臨的資金、土地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加快鐵路運輸服務能力,確保公路轉得了,鐵路接得住。
剛才文新同志講了三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個方面就是在講提升鐵路的運輸能力,運輸能力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挖潛以外,專用線建設是很重要的方面,這些方面都有很多土地上、資金上的問題。針對這些難點和困難,交通運輸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統籌謀劃、系統研究有關的政策措施,也有四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要堅持遠近結合、重點突破,加快推進公轉鐵的重點工作。近期,我們著力的要在剛性治標上出實招,尤其是在大宗物資運輸的“公轉鐵”來下功夫,著力解決港口集疏運體系中不優的問題,切實加強公路的超限超載治理,堅決把煤炭、公路、集港的運輸壓下來,盡快把礦石、疏港鐵路運輸提上去,遠期在系統治本上要用實功,著力破解制約約束結構調整工作的制度瓶頸、技術障礙和組織上的一些障礙。
二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加快建立運輸結構調整的長效機制。加強運輸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工作的統籌協調,因為運輸結構是產業結構、經濟結構末端的產物,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統籌協調就非常重要,所以建立有關部門和企業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利用經濟市場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完善政策引導機制,加強公鐵水航等不同的運輸方式統籌協調的規劃和建設,和一體化的運輸組織,推動形成各種運輸方式合理的比價關系,充分調動廣大企業的積極性,這樣的話使貨主企業愿意走鐵路和水運,同時更多的走鐵路和水運。
三是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有序的推進道路貨運行業的轉型升級,統籌處理好調整、發展、穩定的關系,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宣傳溝通和政策的解讀,合理的引導市場預期,加強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跟蹤、評估,及時了解“公轉鐵”之后帶來的運力需求的變化和企業發展的狀態,切實維護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因為大家都知道,在綜合運輸體系里面,公路運輸是門到門,靈活性很強的,在短距離的運輸里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且從公路運輸來說,市場主體比較多,中小微企業比較多,在解決就業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這個調整過程中怎么維護好貨運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很重要。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提出要促進互聯網+貨運物流的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深入推進物無車承運人的試點工作,大力發展公路的甩掛運輸、冷鏈物流等服務的模式,來推動行業的創新,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是堅持政策引導系統推進,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廣大運輸企業,尤其是龍頭骨干物流企業的積極性,共同推進運輸結構的調整工作。
同時也要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運輸結構調整的政策引導機制,積極的研究制定對鐵路專用線建設的資金、用地以及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等方面的一些支持政策,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加大政策引導力度,有效的激發市場的活力和內生的動力。
當然我們也深知運輸結構調整工作是一場大仗、硬仗也是苦仗,我們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以更有力的行動、更扎實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確保完成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的各項任務,做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的貢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