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酒飲市場規模超4億,飲料、餐飲等巨頭紛紛跨界布局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在80后、90后年輕人逐漸成為國內酒飲主流消費人群背景下,除傳統酒企外,飲料和餐飲行業巨頭正紛紛瞄準年輕人酒飲市場。12月22日,里斯戰略定位咨詢發布的《年輕人的酒——中國酒類品類創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年輕人群體基數龐大,潛在年輕酒飲人群高達4.9億,年輕人酒飲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
由于看好年輕人酒飲市場的巨大潛力,近年來,農夫山泉(HK09633,股價44.400港元,市值4993億港元)、可口可樂、喜茶、星巴克、海底撈(HK06862,股價21.500港元,市值1198億港元)等飲料及餐飲行業的巨頭也紛紛跨界,迎合年輕人的偏好打造了一系列年輕人的酒。
而受B站、抖音等視頻媒介快速崛起,年輕人的酒飲需求被充分激發,超五成的職場年輕人在飲酒上每月花費超千元。10°左右的酒最受年輕人偏愛,存在誕生超大單品的機會。不過,在傳統商務應酬場合,74%的年輕消費者會飲用白酒,白酒仍是宴請場景的第一大酒飲品類。
年輕人酒飲市場規模超4000億
年輕人正逐漸成為國內酒飲主流消費人群,這很大程度上與我國龐大的年輕人口基數有關。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80后2.23億人,90后2.1億人,00后1.63億人,三者合計占人口比例的42%。作為新時代“年輕人群”的典型標簽,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人數約2.6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9%,其中達到法定飲酒年齡的Z世代占比70%,人數約1.8億。
報告顯示,目前年輕人酒飲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元,由于巨大的消費潛力,年輕人飲酒市場正受到酒企高度重視。從2012年開始,年輕人的酒飲市場供給開始空前豐富,國內白酒巨頭紛紛布局低度酒,推出預調酒、果酒等產品。
比如,五糧液于2012年率先推出馥郁型果酒——冰珀43,又于2014年推出仙林青梅酒、石榴酒等果酒及德古拉預調酒;洋河股份于2015年推出DEW預調酒,茅臺同年推出針對女性的精釀產品——“茅臺悠蜜”藍莓酒,目前銷售額過億;瀘州老窖也不甘示弱于2016年推出五款雞尾酒,2017年推出桃花醉果酒。
除傳統酒企外,一眾飲料和餐飲巨頭也紛紛跨界“賣酒”。2020年,農夫山泉推出酒精度0.5%的TOT氣泡飲,系國內首款米酒結合氣泡瓶裝飲料的飲品;2021年可口可樂推出硬蘇打氣泡酒——托帕客,海底撈于2021年打造了Hi撈小酒館,推出精釀啤酒。更早前的2019年,奈雪的茶開設酒吧“奈雪酒屋”,主打度數較低、口味偏甜的雞尾酒及無酒精飲料;喜茶也于2019年推出酒飲飲料——醉醉系列。
商務應酬場合 超7成年輕人會飲用白酒
目前年輕人最常喝的酒為啤酒、葡萄酒和果酒,其中啤酒占比40%;葡萄酒和果酒依托度數低易入口、口感好等優勢成為年輕人最喜歡的酒。而品質是年輕人最關注的因素,絕大多數的消費者曾因為酒的品質好而發生復購行為。在品質之外,年輕人最看重品牌知名度等。
而在酒精度數上,年輕人喜低度。其中,10度左右是年輕人最喜歡的酒精度數,有39.6%的年輕人最喜歡該度數的酒,占比最高。年輕人雖然喜歡低度酒,但是拒絕過于低度,僅有2.5%的年輕人更喜歡3度以下的酒。
喜低度不喜高度,這背后是年輕人追求無負擔的飲酒。酒精度數決定年輕人在哪些場景飲用、和誰一起飲用,這是年輕人心智中重要的分類標準。10°左右最受年輕人偏愛,存在誕生超大單品的機會。
盡管年輕人更喜歡低度酒,但隨著年輕人步入職場,在商務宴請場景的熏陶下,飲用白酒仍然將成為年輕人無法繞過去的坎。對此,茅臺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曾說過“年輕人不喝茅臺,那是還沒到時候。”
報告顯示,在傳統商務應酬場合,74%的年輕消費者會飲用白酒,白酒仍是宴請場景的第一大酒飲品類,而商務應酬的酒飲類型主要是為了迎合客戶偏好;除白酒外,年輕消費者也會選擇葡萄酒(71.4%)和威士忌(63.3%)作為商務宴請用酒。
不過,年輕人自己花費在白酒上的錢很少,約19%的年輕人平均每月僅花費不到50元買白酒,占比最高。這主要是因為白酒的消費大部分是公司報銷或者家中長輩買單。相比之下,年輕人在威士忌上的消費金額顯著高于白酒,月均消費主要集中在400~600元,其中,500~600元價格段占比最高,達到15%。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