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寫字取不了養老金?規矩之下還要講服務近人情
近日,有網友上傳視頻顯示:一位老人去銀行柜臺提取養老金,卻因不會寫字,被銀行柜員告知取不了錢,同時不允許家屬代簽。引發爭議后,涉事銀行承認了事件的真實性,表示后續會出通報,并對柜員進行了相應處罰。
不會寫字就取不了養老金,此番做法未免有點不近人情。從銀行的角度說,業務流程確有相關規定,工作人員也有理由照章辦事,但既為服務部門,就要真誠為民、換位思考。比如,遇到不會寫字的老人,銀行方面是否可以專事專辦,提供相應協助?是通過其他方式認證,還是工作人員寫好模板,讓老人照葫蘆畫瓢,亦或是允許家屬在本人在場的情況下代簽,都比冷冰冰地回絕要好??傊?,服務人員多些耐心與理解,完全可以避免這場風波,又能給老人提供便利,何樂而不為呢?
這件小事也為我們提了個醒。應當看到,老年人辦事受阻并非個例,不便也不僅僅體現在識字寫字上。比如,有老人拿身份證去銀行取錢,卻被工作人員告知需要用智能手機實名認證;有的去政務大廳繳納醫保費,又被告知不收現金。諸如此類的情況,本質上都是老年人沒有跟上知識與科技的腳步。而公共服務機構重在“公共”與“服務”,這意味著不能丟下任何一個群體,應當考慮到形形色色的情況和需求。在技術更迭、照章辦事的同時,保留兜底服務,讓少部分人也能順利辦成業務,這才是社會責任的體現。
近些年,城市服務的適老化改造漸次鋪開,而這不簡單等同于把掃二維碼換成手寫登記、將線上辦理變為人工服務,更重要的是轉變服務理念,將敬老便老的心思融入到每一個細節之中。目前,一些城市已經先行一步,比如在政務服務中心專門開設“老年人服務窗口”,在醫院常設“幫老助殘服務站”,為銀行等窗口單位配備老花鏡等小物件,等等。期待更多公共服務部門能夠主動作為,這是守土盡責的題中之義,也是文明社會的應有風范。
老齡化社會正在加速到來,一定意義上,今天的一切都是一種預演。讓老年人感受有溫度、更貼心的公共服務,值得全社會為之共同努力。
(原標題:不會寫字取不了養老金?規矩之下還要講服務近人情)
來源:長安觀察 撰文:高源
流程編輯:u099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