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用工難,“靈活用工”或將成為最強助攻
中國飯店協會與新華網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報告提出一個很鮮明的結論,那就是“餐飲行業用工難現狀仍未改變”。
那么,餐飲行業為何會出現用工難?靈活用工模式可否解決餐飲業用工難點?又有哪些崗位更適合靈活用工呢?本期的文章將為您解讀。
根據一份中國飯店協會對餐飲企業的調研顯示,目前,用工緊張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餐飲企業長遠發展的極大障礙。
從求職者的角度來分析,當前,年輕人的就業觀念相比前幾代已發生重大變化,當前年輕族群(尤其是90后、95后)的就業觀念不再固守“朝九晚五”模式,“彈性辦公”“自雇自足”等自主性更強的靈活就業方式愈發受到青睞,隨性、靈活、機動的就業模式已經成為勞動模式的新特點。
在這種新的就業訴求下,“新職人”開始出現。所謂“新職人”,是指從事新興職業的新興青年,他們代表著未來就業的新形態。
“新職人”具有兩大十分鮮明的特點:
一是“去雇主化”
“新職人”作為獨立個體,已經不再受雇于任何單一和固定的雇主,而是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或“自雇”的方式從事兩份或兩份以上工作。
二是“平臺化”
不同于以往員工隸屬于某家公司,現在的“新職人”則隸屬于“某平臺”或“某些平臺”,他們依托網絡平臺提供商品和服務并獲得相應報酬,他們有機會體驗更加多樣化的工作門類、工作機會和工作方式。
這些具有“兩棲”“斜杠”特點的“新職人”出現后,也改變了我國此前固有的職業劃分。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9月28日正式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與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類不變的情況下,新版大典凈增了158個新職業,職業數量達到1639個,其中就包括“新職人”在內的眾多靈活崗位,比如“短視頻博主”“獨立編導、制片”“街舞培訓師”“漢服文化工作者”“說唱歌手”“即興喜劇演員”“藝術攝影師”等眾多新興職業越來越受到年輕族群的青睞。
反觀餐飲業的用工現狀,“用工難”的原因已經不止是工資不到位這么簡單?,F在很多餐廳的服務人員其實工資收入挺不錯,甚至在包吃住的情況下工資都能達到4000元以上,然而照樣解決不了員工流失的問題。
此外,餐飲業營業時間一直以來都比較長,而且由于餐飲業屬于傳統服務業,幾乎全年都是無休的,這與年輕人普遍追求朝九晚六、周末休息的工作節奏不相適應,加上餐飲業工作不自由、工作強度大,除了員工個人每個月要考核外,門店每個月也要被考核,這就造成員工極大的工作壓力。
而且,除了廚師和管理崗位外,餐飲業也缺乏有效的崗位和晉升機制,對于普通的餐廳服務員來說,在餐飲行業很難學習到讓自己立足社會的知識和技能。這一系列原因都導致了許多餐飲從業者由于看不到自己的職業未來方向而“流失”。
另外,還有一個社會面上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國人口紅利正在消失。
從2011年到2018年,我國勞動力人口已減少了約4000萬,由之帶來的“人多崗少”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弭。而且,自2010年后,我國求人倍率(反映招人的難易程度)繼續大于1且不斷上升,這說明我國勞動力市場上空缺的職位數與求職者數之間的比例明顯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態,勞動力市場已經步入供不應求階段。這種人空紅利消失導致的人員緊張,正對餐飲業形成更猛烈的沖擊。
那么,在上述因素“夾擊”之下,應如何解決餐飲業用工難題?
在固定用工模式遇到障礙的情況下,“靈活用工”成為餐飲企業緩解用工緊張的新思路,通過增設小時工、臨時工和兼職崗位可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員緊缺問題。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華興資本共同發布的《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目前小時工、兼職工、智能排班等多種靈活用工形式在餐飲業越來越多的出現,連鎖餐飲企業平均靈活用工比例有所提升,樣本企業平均靈活用工比例從2020年的13.9%已提高到2021年的17.5%,且2022年正在繼續提升。
靈活用工可以幫助企業根據業務周期和用餐高峰期,靈活地調整員工數量。作為國際上的餐飲企業十分青睞的模式,以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舉例,其通過靈活用工,讓時間都“花在了刀刃上”。
據統計,截至9月27日,星巴克中國在上海開出第6000家門店,但若論哪家門店的坪效最高,那就是機場或高鐵站的門店。
高峰期,這里的門店上班員工數量僅有5個,非高峰期上班的員工數量僅有3個,區區3-5個人,一天卻能產生3萬多元的營業額,足以證明靈活用工的高效率。就整個星巴克集團的員工數量來看,兼職員工的比例也高達七成左右,這些兼職人員為星巴克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效益。
此外,麥當勞和肯德基及其他國際連鎖品牌也是靈活用工的“重度愛好者”,其全職員工的比例最多只占30%,而兼職員工的比例能達到80%以上。當前,打開招聘軟件和網站,仍能看到大量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西餐廳發布的“招聘兼職”的招工信息。
那么,餐飲業的哪些崗位更適合采用靈活用工的形式呢?
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前廳服務員(如店員、接待員、傳菜員、服務生等)、烹飪人員(如炒鍋師傅、面點師傅、專業菜系廚師等)、廚房工作人員(如洗碗工、切配工等)等一線服務崗位,這些崗位的技術含量不高,但又需人工操作,采用臨時性靈活用工就很適合。
二是基層管理崗位如店長、經理等,雖然此類崗位不如第一種崗位更適用靈活用工,但對一些培訓項目和管理工作,臨時請具有專業經驗的靈活用工人員來做也是提升效率的不二之選。
三是目前一些大型餐飲企業除了對一線服務和管理人員存在較大需求外,對諸如電商直播、營銷策劃、平面設計、商務運營、平臺維護等相關崗位的需求同樣強烈,尤其是目前進入“直播時代”,餐飲企業后臺也需要推廣自己的餐品和預制菜等,需要聘請主播來宣傳介紹,而主播就可以邀請靈活機動的靈活用工人員擔任,以此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時加強餐品的推介力度。
當然,為提高靈活用工的使用效率,餐飲企業還可以把招聘靈活用工人員的工作“打包”,即與人力眾包平臺建立合作關系。
由此一來,餐飲企業與靈活用工人員不直接產生雇傭或勞務關系,而是僅將發包服務費用結算給眾包平臺,眾包平臺公司向上游餐飲企業開具相應增值稅專用發票,靈活用工人員的個人納稅義務也由眾包平臺代扣和處理,眾包平臺幫助靈活用工人員實現個人經營所得完稅,出具完稅憑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最好的從業形式是“員工和企業是可以互相選擇的”,只有員工和企業雙方均認可對方,才能最大化激發工作效率。
而“靈活用工”模式則給了兩者一個增加了解、相互選擇的機會。通過靈活用工,從業者和餐飲企業都能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享受更加靈活便捷的工作節奏,也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政策。
文章來源:秀川產業互聯網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為您服務招聘、出租、出售